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建议》(第13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5-04-1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提出的关于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情况

2019年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复我市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试区获批以来,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新业态和开拓对外贸易新渠道两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文件精神,省政府印发《中国(抚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辽政发﹝202012号),推动抚顺综试区从零到一的突破

跨境电商B2B试点推行至全国海关,并增加涉证企业“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业务功能以来,我市出口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交易模式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截止到2024年底,全市跨境电商备案企业数量达49户,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超1.24亿元,同比增长17.5%

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进展

)大力培育主体

一是积极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EBAY、北京898、重庆大龙网、北京中云智慧、河南保税集团等平台公司进行对接洽谈,鼓励现有外贸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二是抚顺市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广泛对接省内各大跨境电商行业组织、龙头企业,通过各种资源引进跨境电商战略合作企业,签约入驻亚马逊等平台线上企业67家,孵化跨境店铺80余个。

)加强人才培训

一是依托我市跨境电商协会、辽宁青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组织跨境电商企业和人才对接、交流、培训以及主题活动,提高我市综试区知名度。二是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二级学院和相关专业双双获得省教育厅批准,其中跨境电商学院还获评为“产业兴辽”特色学院。

)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大力宣传综试区建设情况和重点政策举措,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发挥协会、园区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对接会和现场招聘会,助推传统企业“上线触网”。二是会同海关、外汇和税务部门,加大对跨境电商有关政策研究和推动落地,并通过外经贸领域资金支持政策,降低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成本,有力调动企业转型积极性。

三、提案中有关事项的答复及工作举措

一是逐步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基于我市外贸产品以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冶金产品为主的实际,短期内形成“跨境电商+产业带”的规模效应较为困难。今年初市商务局专门召集抚顺海关、中外运(沈阳)国际班列有限公司讨论研究推动跨境电商多种运营模式,依托草编工艺品、木制品及工艺蜡烛的产业基础,推动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借鉴推广“班列+跨境电商”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借助中外运公司庞大的公共海外仓体系,强化仓储集配、现场展示、售后服务等功能,逐步形成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网络。

二是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对打造外贸新平台并服务于跨境电商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县区针对现有产业园区进行跨境电商赋能,建设集政府服务、商品贸易、物流集散、安全追溯、融资支持、人才培训、创业孵化、统计监测为一体的集聚园区。

三是积极开展海外仓认定和培育工作。海外仓作为稳外贸、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抓手,全面推动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域内企业开展海外仓建设,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库,用好用足支持海外仓建设专项资金,通过海外仓逐步扩大境外市场规模,为实现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吸纳并培养外贸人才。过扩大贸易规模逐步提升全市外贸依存度,创造更多外贸以及跨境电商等岗位的就业机会,依托石油化工大学、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开展外贸及电商人才培养项目,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加入外贸和跨境电商行业,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建立外贸及电商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抚顺市商务局

                                 2025年4月2日



附件下载: